免費專業法律諮詢-律師,律師事務所推薦
    關於我們   免費法律諮詢   優秀團隊   法律諮詢   聯絡律師  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 > 那個推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創始人,把他的Artas植發機器人也正式送進中國了
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leiphone.com/news/201703/ptoa5SUyFaNuAXpg.html

脫發這件小事,困擾著很多人,不像成龍大哥在廣告中,“Duang”地一下就能回來,基本上屬于“絕癥”。“新生植發”是一個逐漸流行起來的解決辦法。不過在這個領域,不僅有人類醫生,還有機器人。雷鋒網近日消息,美國一家叫做RestorationRobotics的機器人公司,基于人工智能技術,在2012年推出了一款植發機器人——Artas,并于上周末(3月25日)宣布正式獲準登陸中國。RestorationRobotics位于美國加州山景城,創辦于2002年,目前擁有雇員超過100人,去年底剛完成新一輪融資。更勁爆的消息是,其聯合創始人FredMoll同時也是IntuitiveSurgical公司的創始人,而該公司推出了著名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,雷鋒網此前也曾報道。Artas植發機器人采用的是FUE植發技術,即基于毛囊不可再生的事實,在有頭發處提取新生毛囊,“種植”在脫發區域。在傳統植發手術中,平均需要配備一個10人的醫護團隊,人工提取2000個毛囊單位,使用Artas植發機器人則只需要1位熟練的醫師,幾名護士即可。使用Artas植發機器人的手術流程,非常簡單,分別是:Artas植發機器人通過數字成像,進行3D建模;Artas植發機器人確定毛囊坐標;ARTAS植發機器人自動提取毛囊;ARTAS植發機器人智能均勻打孔;人工植入毛囊。Artas的核心技術在于,能夠通過圖像識別技術,精準定位毛囊的生長位置與方向,將毛囊提取的成功率從人工提取的50%左右提升至90%,并將此比例恒定下來。具體而言,能夠支持Artas植發機器人具有這種優勢,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:以微米級精度,從三個維度可視化頭皮表面;對每個毛囊單元的角度和方向進行數字成像,確定毛囊單元的密度和分布;實時監測和更新每個毛囊單元的不同參數,每秒刷新60次;通過算法確認采集毛囊單元時的準度與深度。相比人類醫生手動摘取毛囊,Artas更為恒定。不會因為操作時間過長、技術不熟練、判斷有誤及其他人類可能產生的情緒等原因,導致提取毛囊存活率低的情況發生。Artas精準的判斷有賴于其圖像識別技術:高分辨率的攝像機通過機器人手臂的動態機動提供畫面輸入;機器人手臂可以在幾乎任何角度接近毛囊單元,以微米級精度控制提取毛囊針的對準;伺服系統能夠在手術過程中,動態補償病人移動的畫面;智能算法能夠引導、捕獲、保持手術區域的自然外觀。在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精準判斷之后,Artas采用管套針的方法來將穿孔和解剖毛囊分隔開來。通過一根尖銳的內針在毛囊周圍穿刺頭皮,形成一個直徑為1mm的環狀小孔,再用一個鈍的解剖穿孔器(外針)環繞內針,分離毛囊周圍的組織(其深度6mm左右)并負壓吸取,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毛囊橫切可能性,確保了提取毛囊的成功率。它的好處在于,對毛囊幾乎無損傷,供區頭皮創傷小,出血少,術后創口恢復快、無點狀疤痕。而現有人工FUE手術中使用的單穿孔系統,對正在提取的毛囊有損傷的可能性,并容易損傷周邊毛囊,提取效率低、手術時間長,供區頭皮創傷大,出血多,術后創口恢復慢、有時會留有點狀疤痕。針對枕部供區難以提取的毛囊,Artas植發機器人還配置了專用頭皮張緊器,分別放在后枕部的不同區域,分散性地解剖并負壓抽吸毛囊,然后用鑷子提取出來。而針對手術醫生而言,所有的畫面都會呈現在設計簡潔的交互界面,方便醫生進行控制。同時,該界面簡化了操作,一方面降低培訓植發醫生的復雜性,另外一方面多個視圖和清除選項允許醫生調整解剖設置,關鍵控制允許調整而不中斷程序。依靠Artas的精準,將原先至少需要8小時的手術,幾乎減少了一半,并控制了人類醫生可能出現的不確定風險。不過,雷鋒網還了解到,雖然目前Artas進駐中國,但售價昂貴,一臺Artas機器人的費用高達800萬元人民幣,而每一次手術前,還需要另外付出一筆費用,才能得到啟動密碼,繼而進行手術。和傳統人工植發一場手術2-5萬相比,使用Artas機器人進行手術,費用可能高達8-12萬。RestorationRobotics向雷鋒網(公眾號:雷鋒網)表示目前全球他們是唯一做植發機器人的,雷鋒網經過搜索發現,目前確實未發現相關項目。雷鋒網原創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詳情見轉載須知。

關鍵字標籤:風華御髮